徐霆表示, CRIB异二聚体平台和CRAM混合抗体是康宁技术工具箱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约有70-80种不同的方法构建双功能抗体。康宁杰瑞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抗体引入多个功能,另外一个是通过稳定细胞株产生多个抗体的混合物。
康宁申报的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重组人源化PDL1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是利用骆驼免疫文库筛选出来的,以PD-L1为靶标的免疫治疗抗体药物。与传统抗体不同,该新型抗体是一种单域抗体,仅由重链构成,其抗原结合区仅是一个通过铰链区与Fc区连接的单结构域,而且这个抗原结合区自抗体上分离后仍具有结合抗原的功能。正因为结构特殊、稳定性强,单域抗体正逐渐称为抗体治疗中的新兴力量。康宁从2011年开始研发单域抗体,单域抗体分子量约为13kDa,远小于普通抗体的150 kDa,且单域抗体功能结构域组装、特异性构建相对容易,且生产制造也较为简化。康宁的技术工具箱中有足够多的工具进行组合,通过技术组合手段使单域抗体工程化,构建多功能单域抗体,再往下可以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谈及生物大分子仿制药物专利问题时,徐霆认为,生物大分子药物专利的概念就是比较复杂的,一个大的品种,比如阿达木单抗背后有几十个专利,把每个专利都搞清楚然后去绕开是不现实的,而且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存在一定的差异度。另外,当生物大分子仿制药物没有对原研形成很强的威胁的时候,原研厂商并不会过多介入。所以只要核心物质专利已经过期,或者即将过期,乃至于还有6-8年过期,便可以开始着手跟进,并不需要过于纠结专利方面的问题。 苏州康宁计划投资20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康宁杰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启动达到国际领先的“生物大分子产业化基地项目”。该项目将综合考虑研发和产业化的需求,分三期建设,一期硬件投入预计3亿多人民币。徐霆强调,江苏康宁和吉林康宁是公司未来长久的发展产业化基地,不考虑介入CMO项目,虽然国内效仿欧美的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MAH)已经出台,但从欧美一线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以自建产能为主,如Amgen、Genetech等,包括在欧美多年来在CMO领域做的比较好的也就LONZA(龙莎)、BI(BoehringerIngelheim勃林格殷格翰)两家,其他CMO公司规模对很小,可见其市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徐霆表示,肿瘤的相关机理十分复杂,单一靶点的药效有限,将来多种药物治疗手段的组合必然是大势所趋,组合涉及到“抗体+抗体”、“抗体+蛋白”、“抗体+小分子”、“抗体+化疗”、“抗体+放疗”等。康宁现在研发的一部分是把大分子药物做深入,把单抗概念模糊化;另外一部分是大分子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的结合;第三个维度是大分子药物与诊断的结合,未来还将涉及到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微生物组等方方面面,发展潜力巨大。徐霆认为,新药开发的思路不外乎两个来源:第一是原创型,包括原创型的机理、原创型的靶点,这条路径很困难而且风险很大,也受到国内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现状的制约;第二是工匠精神磨砺出来的,在长期亲力亲为的研究开发过程中获得启发,例如做一个磨具,如果外包出去做可以省时省力,但没有对思想的启发,如果是自己主动去敲打一个磨具,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把东西做的更好的其他想法,这也是灵感的重要来源。从这个角度出发,医药研发的CRO、CMO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优化了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也可能阻碍了原创新。康宁是一个Fully integrated的实体,从前提的抗体筛选、蛋白质工程到靶点的Valuation,到最后的Kilogram production全覆盖,这些全流程的研发过程会在10年、20年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质,产生独特的竞争优势。不光对于创始人本身,员工也会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出现。另外,研发驱动的公司的核心是员工,通过全流程研发培养出来的优秀员工可以做蛋白A、也可以用来做蛋白B,更可以拓展到其他相关领域,这个积累的过程非常有必要的。 谈及对有志于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后辈的寄语,徐霆表示有如下三点期望:一是创业的成功有是偶然性的,想好了在做,谋定而后动;二是想做的事情,一定要觉得很喜欢这个事情才去做,把目标要想好,但是把只把经济利益作为目标肯定是坚持不下来的,药物研发是长周期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三是生物技术还有30-50年的黄金期,值得投身其中。徐霆,博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972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1997年获得中科院物理所和University of Bari, italy 博士学位 1998-2001年在Tufts University和Harvard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1-2008年先后担任 Archemix公司资深研究员、Merck Serono公司资深首席研究员,Biogen Idec公司蛋白质化学课题组长。
徐霆博士2009年四月归国创建苏州康宁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汇聚百余位高端人才,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与东南大学成立校企共建技术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形成生物大分子药物战略合作,与美国Thermo公司合作建立技术平台。研发团队中博士18人, 具有海外经历的有10余人,硕士60余人。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团队,能够完成从抗体/蛋白药物早期筛选和工程化、细胞株构建和小试工艺、到中试放大和临床试验用药的生产全部流程。康宁杰瑞产品线覆盖30多个项目,大多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大分子药物,有4个已申报临床,产品线涵盖肿瘤免疫、不孕不育、凝血抗凝和感染免疫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其中重组人促卵泡激素Fc融合蛋白注射液已获得临床批件,重组人源化PDL1单域抗体Fc融合蛋白注射液为国内独家临床申报。